主页
教师资格证

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选择题库


展现你的学习历程
我们收集的题库包括统考真题、省考真题、各大APP主选的练习题,模拟题 点击申请
检索 教学 
题库目录
一页20题/空星代表没解释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在下列主张中。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学不躐等
B. 各因其材
C. 开而弗达
D. 温故而知新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在教育过程中,教师对突发性事件(例如化学实验事故)做出迅速、恰当的处理被称为“教育机智”。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(  )特点。 查看 @3984 小教第七编 教学评价 X1.4.1.1 教师角色的特点
A. 复杂性
B. 示范性
C. 创造性
D. 长期性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,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,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2.3.1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
A. 挫折现象
B. 回退现象
C. 抑制现象
D. 高原现象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小学《品德一生活》的教学目标,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。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,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、社会,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。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1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
A. 生活性
B. 综合性
C. 开放性
D. 活动性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。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、复习、做练习等活动,对照新内容,发现新问题,明确学习任务来导人新课。这种导人方式称之为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直接导入
B. 练习导入
C. 事例导入
D. 温故导入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,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。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查看 @3984 小教第七编 教学评价 X1.4.2.4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
A. 关注生存阶段
B. 关注情景阶段
C. 关注学生阶段
D. 关注发展阶段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在学习过程中,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,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,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,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2.2.2.5 五、学习的迁移
A. 内在强化
B. 负强化
C. 替代强化
D. 无意强化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《山行》这首诗,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,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2.2.2.6 六、学习策略
A. 及时复习
B. 使用记忆术
C. 分散集中结合
D. 适当过度学习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,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。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2.2 学习动机的激发
A. 认知的内驱力
B. 附属内驱力
C. 生理的内驱力
D.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“课程不应指向活动,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、有序列的学习目标,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。”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2.3.1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
A. 教学科目
B. 社会改造
C. 经验获得
D. 预期学习效果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儿童认知能力中,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2.3.1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
A. 注意
B. 感知觉
C. 思维
D. 记忆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,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2.2 学习动机的激发
A. 附属内驱力
B. 自我提高内驱力
C. 认知内驱力
D. 内部求知欲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在学校教育中,教师最主要、最基本的职责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七编 教学评价 X1.4.1.1 教师角色的特点
A. 培养能力
B. 传授知识
C. 依法执教
D. 教书育人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,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练习法
B. 演示法
C. 实验法
D. 发现法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“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因材施教原则
B. 巩固性原则
C. 启发性原则
D.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样本总数为N=1000,样本容量是n=100,求出间隔1000÷100=10,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,连续抽样100次。这种抽样方法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七编 教学评价 X7.1 教学评价概述
A. 分层随机抽样
B. 简单随机抽样
C. 整群随机抽样
D. 等距随机抽样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我国古代教育文献《学记》中要求“学不躐等,不陵节而施”,提出“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”。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启发性原则
B. 巩固性原则
C. 循序渐进原则
D. 因材施教原则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,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,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,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2.2 学习动机的激发
A.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
B.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
C. 间接的近景性动机
D. 直接的远景性动机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、最可靠、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2.2 学习动机的激发
A. 学习动机
B. 认知内驱力
C. 自我提高内驱力
D. 附属内驱力
  作题
  [小学教育教学] “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查看 @3984 小教第六编 教学实施 X6.1.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
A. 循序渐进原则
B. 直观性原则
C. 启发性原则
D. 因材施教原则
  作题
微信 / 微博 / 取证 / 登陆联络卡